新闻资讯
NEWS
在超长假期的带动下,消费与旅游市场一片火热。据旅游平台数据,今年来深旅游的订单同比增长535%,深圳再次入选国内十大热门旅游目的地城市。铁路部门预测,黄金周运输期内,深圳铁路日均开行旅客列车超1000列。
新型工业化是中央的重大战略谋划。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,到2035年,基本实现新型工业化。
日前,习总书记就推进新型工业化作出重要指示。他强调,新时代新征程,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、民族复兴伟业,实现新型工业化是关键任务。
9月27日,市委常委会召开会议,认真学习贯彻习总书记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,研究深圳落实意见。
笔者注意到,这是深圳首次就加快打造全球领先的重要的先进制造业中心、具有全球重要影响力的产业科技创新中心、物流中心,这三个重要抓手作出顶层设计规划。
在第四季度即将冲刺跑的时候,这场市委常委会延伸出四大政策文件,为深圳推进新型工业化给出了实实在在的支持。
会议提出,下一步,深圳要坚持工业立市、工业富市、工业强市,把高质量发展的要求贯穿新型工业化全过程,持续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,大力推动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,着力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,不断增强推进新型工业化的动力与活力。
本周发布的1-8月深圳经济运行情况数据,透露一些经济“新动能”信号:1-8月,深圳主要高技术产品产量持续快速增长态势。
其中,新能源汽车、服务机器人产量分别增长143.3%、27.4%。深圳高技术制造业投资增长67.7%,其中,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投资增长69.8%。
这一周,深圳的“飞地”,距离深圳市中心120公里的深汕特别合作区,迎来重大发展机遇。
9月27日,广东省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五次会议审议通过了《广东省深汕特别合作区条例》。条例将于2023年11月1日起施行。
值得一提的是,深汕合作区是全国首个特别合作区。此次广东特别为深汕合作区立法,进一步推动合作区体制机制调整。
马克思说,“人们奋斗所争取的一切,都同他们的利益有关。”在经济学里,有一个理论叫“增量改革”,即在不触动原有利益的基础上,对制度和政策进行有选择的改革。增量改革主要针对新的利益格局,对新的利益关系和利益分配进行调整。
从这个角度来说,条例的出台,既是继续强化深汕合作区为广东省探索区域协调发展的“试验田”作用,也是增量改革的一次探索。
今年以来,深圳新能源汽车出口量快速增长,深汕小漠国际物流港也按下发展“加速键”:2023年1月,小漠港开通至波斯湾滚装外贸航线,实现汽车滚装外贸首航;6月,集装箱吞吐量顺利突破10万标箱;本周,9月28日,小漠港汽车出口突破10000辆。
同一天(9月28日),深圳市深汕特别合作区举行新能源汽车、新型储能、高端电子化学品产业园产业招商对接会。现场17家企业集中签约,计划投资额超400亿元。
此外,深汕高端电子化学品产业园正式授牌,深圳的新能源汽车龙头企业比亚迪积极在此布局。目前,深汕比亚迪汽车工业园二期正加速冲刺投产,工业园全部达产后预计年产值超过2000亿元。
法律条例的保障、港厂联动成势、大企业大项目落地……“延伸”出去的深汕合作区捷报频传,“回流”成为深圳的发展增量。
本周,深圳出品舞剧《咏春》在新加坡连演4场,与当地观众共度中秋。舞与武的融合,鹏城与狮城的互动,来自岭南的人文史脉,轻叩新加坡华人圈的心扉。
新加坡原国会议员、原《联合早报》副总编成汉通看完《咏春》深受触动,他把演出屏幕上出现的“咏春祖训”拍照留念。在他看来,舞剧贯穿了“扶弱小,以武辅人”的“咏春祖训”,将中华传统武术转换成了舞台上的艺术,给新加坡观众带来耳目一新的体验。
咏春拳因其突出的中国武术风格,是许多国外友人认识的中国符号之一。智利驻新加坡大使Ignacio Concha在看完《咏春》后表示:“文化是一种温和的国与国交流的方式,是一种可服务外交的软交流方式。我对中国相当了解,我学会了如何热爱中国文化。”
在《咏春》燃动新加坡的同时,“深圳故事”城市文明全球交流计划海外首站也登陆新加坡。作为其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,由深圳市委宣传部指导、深圳广电集团组织、深圳优秀企业家参与的“深圳故事”品牌出海计划同步启动。深圳品牌代表团与新加坡各界共同探寻发展机遇,进一步促进双方交流与合作。
在新加坡期间,深圳品牌代表团先后拜访当地商会、知名企业以及在新深企总部等。两地企业链接新资源、寻找新空间,此次交流活动成为破题企业“出海”的新契机。
以文化人,更能凝聚心灵;以艺通心,更易沟通世界。无论传统文化的延伸,还是“深圳故事”的延伸,都带着深圳的城市品牌“出海”又“出圈”。
今天(10月1日)是新中国74岁的生日,昨晚,深港2400架无人机首次双城联飞,在香港维多利亚港和深圳欢乐港湾联袂举行无人机灯光秀表演,筑梦万家灯火,共庆盛世中华。
深圳的一次次延伸与连接,也让我们对这座城市的发展有了更多信心,对城与人的共同成长有了更深的感受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