主管QQ:风暴注册

透光冰碛岩石壶千百次雕琢13公斤石料方成一把!2023-08-18 07:29

  石头,是一种于亿万年前形成于地球表面的物质。它崎岖和挺拔之姿态,彰显了大自然的雄奇和无尽的美。

  经过后天的人工打磨,未经雕琢的顽石,就变成了独一无二、集天地之灵气的奇石、珍器。

  它是由经历了“冰与火之歌”的天然冰碛岩原石,经名家采用惠安石雕非遗技艺精心雕琢、打磨而成。

  冰碛(qì)岩,世界稀有的石种之一,形成于距今约6~7亿年间,它是冰川生成、运移、沉积的结晶。

  世界上约85%的冰碛岩都集中在中国湖南的安化县境内,被科学界称为“世界奇观”。

  不同于遇高温易炸裂的普通岩石,冰碛岩的石质为晶体结构,承受热胀冷缩的系数高,透气性好,是做茶壶的好材料。

  作为不可再生资源,冰碛岩以其稀缺产量、独特质地,成了众多藏家关注的重点。如今,占全球冰碛岩地貌85%的安化冰碛岩矿,也几乎被开采殆尽。

  冰碛岩制成茶壶很是耗料,一把仅重约200克的透光冰碛岩石壶,平均就需耗费10~13公斤的石料。

  冰碛岩壶经手工雕刻打磨,呈现凹凸有致的纹路肌理,有一种历久弥新、返璞归真的自然美感。

  因年代久远,冰碛岩玉化程度很高,石中有自然形成的结晶斑、透光冰点和凹槽。这并非瑕疵,也不影响使用,反而带有自然原石的独特美感。

  今天,一条生活馆联合品牌“泊心堂”,带来了由中国传统工艺美术大师何伟强亲工打造,惠安石雕非遗技艺制成的冰碛岩茶器。

  要使壶壁透光而又坚韧,还需将冰碛岩进一步打薄,稍有不慎便会使壶体破裂,功亏一篑。

  由于需取整块石料进行雕刻成壶,加上适合制壶的石料非常稀缺,每一把石壶都来之不易。

  7亿年的沉淀,历经千百次雕琢,方成就一把岁月好壶。如今,我们把它带到了你面前。

  壶身取枯老之树为形,树皮斑驳满身,凸凹不平,却尽显端庄清雅,朴质古拙。赏之细致逼真,犹若摩挲,纯朴自然,心生亲近。

  整器清秀大气,大有返璞归真之意境,虽是枯木却也令人感受到生命的强大,此为供春之美。

  2012年,北京保利国际春季拍卖会上,一把“汪寅仙·灵芝供春壶”以人民币82.8万元的高价成交。

  曹植《灵芝篇》有:“灵芝生天地,朱草被洛滨;荣华相晃耀,光采焕若神”,灵芝有着长寿安乐的吉瑞寓意。

  古人制器师法自然,斗笠盏的器型,型如蓑翁之斗笠。斜直壁腹,口部大,底足小。

  器型周正,盏身的线条简雅,大开大合,粗放淳朴,充分体现了宋人崇简尚雅的审美情趣。

  冰碛岩供春随形壶搭配冰碛岩斗笠茶盏,套组风格统一,更为和谐,为你带来别样的仪式感。

  冰碛岩富含铁、锌、锰、硒等微量元素,用它来制壶、沏茶,茶汤口感顺滑柔和,还可减少茶的涩味,增添清甜。

  此次众筹的冰碛岩茶器,均由中国传统工艺美术大师何伟强亲自操刀,用亿万年冰碛岩,以惠安石雕非遗技艺细细雕琢而成。

  惠安石雕历史悠久,最早可追溯到1600年前。匠人通过捏、镂、摘、雕等工艺,制作出或威武雄壮,或细腻生动的石雕艺术品。

  作为土生土长的惠安人,何伟强老师自小耳濡目染,并在石雕界耕耘十数年,也凭着对石雕艺术的热爱与追求,作品曾屡次获业内大奖。

  他的石雕茶具作品《编钟壶》在第十七届全国工艺品博览会“中艺杯”优秀工艺美术作品评比中获金奖。

  石雕是一件精细的活,从初至终,皆需用心打磨,各个环节丝丝相扣。从选料,切割,打磨,何伟强老师都亲自把关,严格品控。

  千百次的雕琢,数十道工艺,一刀一篆,将一把把石壶从7亿年的冰碛岩中释放,焕发新生。

  冰碛岩茶器是大自然的馈赠,若要释放它历时数亿年的独特气韵,还需要饮茶人的呵护与滋养。

  2、新壶未经泡养,表面无光泽,泡养过后会显得温润有质感。(展示图为养后的冰碛岩石壶)

  3、开壶时,请用清水洗去壶内外的杂质,再用热水淋烫,茶水冲泡两三遍后,即可使用。

  4、石壶导热性略强,注水不宜过满。泡茶时壶身较烫,使用时请勿触碰壶身,避免烫伤,拿握壶把即可正常使用。

  5、冰碛岩茶器使用过程中需避免接触油污,保持茶器清洁,气孔结构通透,使茶器能够自由呼吸。

  6、使用后,应将茶器清洗干净,放在通风处自然晾干,避免放在有异味的空间内。